在環保監測與工業水處理領域,化學需氧量(COD)是衡量水體有機污染的核心指標。傳統實驗室檢測需復雜流程與大型設備,而
便攜式COD快速檢測儀憑借其"即測即得"的特性,成為現場應急、野外采樣等場景的得力助手。本文將以主流設備操作流程為藍本,解析從取樣到出結果的完整步驟。

一、戰前準備:設備與試劑的精密校準
1.設備檢查三要素:開機前需確認電池電量充足,檢查消解孔位無異物,比色槽清潔無劃痕。
2.試劑配制黃金法則:采用預制試劑管可規避人工配制誤差。以高量程檢測為例,需準備D試劑與E試劑組合,低量程則使用專用復合試劑。若水樣氯離子超標,需添加硫酸汞掩蔽劑。
二、實戰操作:四步完成核心檢測
1.消解預處理:將2mL水樣注入預制試劑管,加入0.5mL硫酸汞,擰緊管蓋后顛倒混勻。放入165℃恒溫消解器中加熱15分鐘,此過程可使有機物全部氧化。
2.冷卻與定容:消解完成后,將試劑管置于冷水浴中急速冷卻至室溫,用蒸餾水定容至10mL刻度線。此步驟直接影響檢測精度,需確保液面精準對齊。
3.比色測定:將試劑管插入儀器比色槽,選擇對應量程模式。儀器通過雙波長光學系統自動扣除濁度干擾,10秒內顯示COD值。
4.數據管理:檢測結果可存儲于設備內存,通過USB接口導出至電腦,或直接連接藍牙打印機生成檢測報告。
三、戰場紀律:操作禁忌與維護要點
1.安全紅線:消解過程中嚴禁觸碰消解器加熱模塊,需佩戴防熱手套操作。若試劑濺到皮膚,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15分鐘。
2.精度保障:每批次檢測需同步進行空白試驗,若空白值>5mg/L,需清洗比色槽并重新校準儀器。
3.設備養護:每周用無塵布擦拭光學鏡頭,每月用標準溶液進行精度驗證。長期存放時,需取出電池并置于干燥劑環境中。
從城市污水廠的出水監測,到突發污染事件的應急溯源,便攜式COD快速檢測儀正以分鐘級響應速度重塑水質監測格局。掌握這套"檢測兵法",讓每一滴水的污染指數都無所遁形。